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父母都希望他們平平安安健康快樂成長。在兒童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孩子身體出現小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在孩子患上疾病時會格外焦慮,甚至會盲目使用藥物踏入誤區,導致兒童身體受傷害,因此,這些兒童用藥誤區,父母要牢記。
兒童用藥父母要了解哪些誤區?
一、沒有疾病用藥可以預防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不生病而盲目讓孩子服用藥物來達到預防效果,會給孩子服用板藍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在流感季節提前服用以為能預防病毒,卻不知對這些藥品要有一定的敬畏心理,不能隨意給兒童服用,畢竟是藥三分毒。
二、一聽到抗生素就拒絕或者隨便亂用
抗生素能在短時間內將身體炎癥消滅殺死病菌,而由于抗生素效果快會帶來副作用,因此在生活中有兩類家長,一類會盲目濫用抗生素,一類格外排斥抗生素,但其實有調查發現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因此這類疾病使用抗生素并不合理,而濫用抗生素只會導致身體耐藥率提高,讓孩子在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療時沒有效果。不過一味排斥抗生素也不合理,在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其他癥狀疾病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抱有排斥或者盲目使用的心理。
三、大人的藥兒童不一定能服用
經常會見到很多家長將自己認為有效的大人藥物減半劑量給兒童服用,但兒童并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身體器官并沒有發育完全,特別是肝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足,腎臟對藥物的代謝也比較弱,這些大人所使用的藥品進入身體就算減少劑量也會給肝臟腎臟帶來傷害。
四、保健品可以長時間服用
近些年兒童保健品市場很紅火,大部分父母擔心兒童缺乏元素而盲目給孩子服用各種保健品。目前市場上各種保健品口味好,外形可愛,深受兒童喜愛,甚至有兒童將他們當糖吃。但在臨床上有很多兒童因為過量服用保健品出現不良反應,甚至出現了兒童過量服用導致元素過量引發器官問題的情況。因此兒童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要根據檢查并且醫生指導來進行。
總的來說,父母在給兒童使用藥物時切記不能盲目,一些誤區要了解清楚并且避免,畢竟兒童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能將兒童當做試驗品,一旦對器官造成損害,所帶來的是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