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掉頭發可能由熬夜、精神壓力大、營養不良、雄激素性脫發、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作息、心理調節、補充營養、藥物治療、就醫檢查等方式改善。
1、熬夜影響:
長期睡眠不足會擾亂毛囊生長周期,導致休止期脫發比例升高。建議22點前入睡,保證7-8小時優質睡眠,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
2、壓力因素:
焦慮緊張會促使毛囊進入退行期,形成彌漫性脫發。每日進行正念冥想、瑜伽等減壓活動,每周3次30分鐘有氧運動有助于緩解。
3、營養缺乏:
鐵蛋白低于30μg/L或維生素D不足時,頭發易干枯斷裂。可增加牛肉、菠菜、黑芝麻的攝入,必要時檢測血清鐵、鋅、維生素B族水平。
4、激素問題:
雄激素性脫發與雙氫睪酮敏感有關,表現為發際線后移或頭頂稀疏。米諾地爾、非那雄胺等藥物可延緩進展,需持續使用6個月以上觀察效果。
5、疾病征兆:
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均會導致脫發,常伴隨體重波動、畏寒或心悸。促甲狀腺激素檢測能明確診斷,甲功異常糾正后頭發逐漸再生。
每日梳頭選擇寬齒木梳,避免高溫吹風造型;洗發水溫控制在38℃以下,間隔2-3天使用含咖啡因的防脫洗發水。黑豆、核桃、三文魚等食物富含頭發所需的角蛋白和omega-3,每周食用3次以上。突發大量脫發或伴隨頭皮紅斑、膿皰時,需及時就診皮膚科進行毛囊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