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訓練是通過光學矯正、遮蓋療法、視覺刺激訓練、精細目力訓練、雙眼視功能重建等方式改善視覺發育異常的康復手段。弱視通常由屈光不正、斜視、形覺剝奪、雙眼交互異常、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1、光學矯正:屈光不正性弱視需優先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矯正遠視、近視或散光。兒童需每3-6個月復查屈光度,動態調整鏡片參數,確保視網膜成像清晰度。
2、遮蓋療法:針對單眼弱視采用健眼遮蓋策略,強迫弱視眼進行視覺輸入。根據年齡和嚴重程度選擇每日2-6小時遮蓋,配合貼片或模糊膜使用,需持續3-12個月監測視力變化。
3、視覺刺激訓練:使用紅光閃爍儀、后像療法等設備刺激黃斑區細胞活性。數字化訓練系統可提供動態圖案追蹤、對比敏感度調節等模塊,每周3-5次,每次20分鐘。
4、精細目力訓練:通過穿珠、描畫、拼圖等手眼協調活動增強視覺認知。選擇0.1-0.3mm孔徑串珠、高對比度插板等工具,每日累計訓練40分鐘以上。
5、雙眼視功能重建:采用同視機、偏振立體圖等器械促進雙眼融合。階梯式訓練從同時知覺到立體視建立,配合矢量圖、紅綠濾光片等輔助器材。
弱視訓練需持續6-24個月,建議選擇富含DHA的深海魚、藍莓等護眼食物,配合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快速眼動追蹤的運動。訓練期間每2個月復查視力、立體視銳度等指標,避免訓練過度導致視疲勞。家長應建立訓練日志記錄遮蓋時長、訓練反應及視力變化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