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掉頭發可能由氣候干燥、頭皮油脂分泌減少、維生素D缺乏、季節性脫發、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洗護習慣、補充營養、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1、氣候干燥:
寒冷空氣導致頭皮水分流失,角質層屏障受損,毛囊萎縮加速。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50%-60%,選擇含透明質酸的保濕洗發水,避免每日高溫吹發。
2、油脂失衡:
皮脂腺低溫環境下活性降低,頭皮天然保護膜變薄。每周2-3次溫水洗頭,交替使用含茶樹精油和氨基酸表活的清潔產品,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3、營養缺乏:
冬季日照不足影響維生素D合成,鐵元素吸收率下降。增加三文魚、蛋黃等富含VD食物,搭配菠菜、紅肉補充鐵質,必要時檢測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
4、季節性脫發:
可能與毛囊生長周期改變有關,通常表現為每日脫發量超過100根且持續2個月以上。臨床觀察顯示多數患者在春季自行緩解,可短期使用米諾地爾刺激毛囊。
5、甲狀腺異常:
甲減患者常伴隨頭發干枯易斷、眉毛外側脫落等癥狀。需檢測TSH指標,確診后口服左甲狀腺素鈉,同時補充硒元素改善甲狀腺代謝功能。
冬季護發需注意每日攝入核桃仁20克、黑芝麻15克等富含亞油酸的食物,晨起梳頭100次刺激經絡,外出佩戴純棉材質護發帽減少靜電損傷。若脫發伴隨頭皮紅斑、膿皰或體重驟變,建議內分泌科與皮膚科聯合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