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是Rh陰性血型的俗稱,因在漢族人群中占比不足1%而得名,其特殊性主要與血型系統遺傳、輸血兼容性、孕產風險等因素相關。
1、血型系統:
Rh血型系統是繼ABO血型后的第二大分類體系,以紅細胞表面D抗原存在與否劃分。Rh陰性個體缺乏D抗原,該血型由位于1號染色體的RHD基因決定,當基因缺失或突變時導致D抗原無法表達。
2、遺傳特性:
Rh陰性屬于隱性遺傳性狀,父母雙方均為陰性時子女必為陰性。若父母一方為陽性含雜合子,子女有50%概率遺傳陰性血型。近親婚配可能提高陰性血型在后代中的出現率。
3、輸血限制:
Rh陰性者輸血需嚴格匹配血型,首次輸入Rh陽性血可能觸發免疫系統產生抗D抗體。二次接觸陽性紅細胞時會發生溶血反應,表現為寒戰、血紅蛋白尿甚至腎功能衰竭。
4、妊娠風險:
Rh陰性孕婦懷有Rh陽性胎兒時,胎紅細胞可能經胎盤進入母體引發致敏。后續妊娠中母體抗D抗體會攻擊胎兒紅細胞,導致新生兒溶血病,需通過產前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預防。
5、應急儲備:
各地血液中心會建立Rh陰性血型庫,稀有血型者建議定期獻血擴充庫存。自體儲血是手術前可選方案,緊急情況下O型Rh陰性可作為萬能輸血選擇但仍有風險。
Rh陰性人群應隨身攜帶血型標識卡,避免前往醫療條件薄弱地區長期滯留。女性需在孕12周前完成血型篩查,滑雪、登山等高風險運動前建議儲備匹配血液。日常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定期檢測血清鐵蛋白水平預防貧血。有生育計劃者可通過基因檢測評估配偶血型遺傳風險,必要時選擇輔助生殖技術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