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可通過口腔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方式確診。舌癌可能與長期吸煙飲酒、HPV感染、口腔衛生不良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舌部潰瘍、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
觀察舌體表面是否出現白色或紅色斑塊、經久不愈的潰瘍、菜花樣腫物等異常表現。觸診檢查舌體硬度變化,癌變組織通常質地較硬且與周圍組織粘連。醫生會使用壓舌板輔助檢查舌根等隱蔽部位。
頸部超聲可評估腫瘤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情況。增強CT或MRI能清晰顯示腫瘤范圍,CT檢查對骨質破壞敏感,MRI對軟組織分辨率更高。PET-CT用于判斷全身轉移灶,準確率可達90%以上。
通過穿刺或手術切除獲取病變組織,病理診斷為金標準。活檢可明確鱗狀細胞癌、腺樣囊性癌等具體分型。免疫組化檢查輔助判斷腫瘤惡性程度,指導后續治療方案制定。
長期吸煙飲酒者患病風險增加8-10倍,煙草中苯并芘等致癌物直接刺激黏膜。HPV16型感染與口咽癌密切相關,病毒E6/E7蛋白導致抑癌基因失活。口腔衛生差、尖銳牙尖慢性刺激也是常見誘因。
舌緣或舌腹出現2周不愈的潰瘍,伴針刺樣疼痛。晚期出現舌體活動受限、言語含糊、吞咽困難。頸淋巴結腫大提示轉移可能,多位于頜下及頸深上群。部分患者有口臭、滲血等伴隨癥狀。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避免刺激病變。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限制辛辣刺激性飲食。戒煙戒酒并定期口腔科復查,出現舌部黏膜白斑、紅斑等癌前病變時應及時干預。適度進行舌部伸展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