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剝內扎術后結扎線脫落可通過觀察創面愈合情況、出血量變化、疼痛程度、分泌物性狀及肛門指診綜合判斷。術后結扎線脫落通常由組織修復完成、外力摩擦、感染、縫線質量或操作技術等因素引起。
術后7-10天是結扎線脫落的高峰期,此時新生肉芽組織逐漸覆蓋創面。正常脫落表現為創面邊緣呈現粉紅色上皮化,無異常滲出。若創面持續蒼白水腫或出現灰白色假膜,需警惕延遲愈合或感染。
結扎線完全脫落后毛細血管閉合,排便時僅見少量血絲附著。活動性出血呈滴狀或噴射狀提示過早脫落,需緊急處理。術后第3天起每日記錄出血量,使用肛門鏡觀察時可壓迫止血測試血管閉合度。
線結脫落過程中疼痛評分應逐日下降2-3分VAS量表。突發劇痛伴肛門墜脹感可能為線結提前脫落引發括約肌痙攣。持續鈍痛超過兩周需排除線結殘留或膿腫形成。
正常脫落期分泌物為淡黃色清液,每日滲出量不超過5ml。膿性分泌物伴腐臭味提示線結感染,糞水性滲出需排查直腸瘺。采集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可明確病原體類型。
戴手套行肛門指診可觸及線結殘留或創面凹陷,完全脫落時僅觸及平滑瘢痕。指診前需觀察指套染血情況,觸及明顯條索狀物可能為未吸收的縫線或血栓形成。
術后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兩次,選擇低渣飲食如米粥、蒸蛋避免糞便摩擦創面。恢復期避免久坐久站,可進行提肛訓練促進血液循環。術后2周、4周需復查肛門鏡,發現線結殘留超過1個月需在局麻下拆除。出現發熱、大量出血或失禁癥狀應立即返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