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切除術是通過手術方式切除病變牙齦組織的外科操作,主要針對牙齦增生、牙周袋過深等病理狀態。該手術可改善牙齦形態、消除牙周袋,為后續治療創造有利條件。
1、增生牙齦切除:長期慢性炎癥刺激或藥物因素可導致牙齦纖維性增生,表現為牙齦紅腫肥厚。手術切除增生組織后需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日常使用軟毛牙刷減少刺激。
2、牙周袋修整:深度超過5mm的牙周袋難以通過刮治清除,需切除袋壁組織使牙齦重新貼合牙面。術前需完成牙周基礎治療,術后可輔以多西環素等藥物促進組織修復。
3、冠延長預備:為暴露足夠的臨床牙冠,需切除覆蓋牙冠的牙齦及部分牙槽骨。手術需精確計算生物學寬度,避免損傷牙周附著。術后6-8周可進行永久修復。
4、種植體周圍炎: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增生伴溢膿時,需切除感染牙齦并配合甲硝唑凝膠局部應用。同時需修正不良修復體形態,改善菌斑控制效果。
5、美觀性修整:牙齦線不協調影響微笑美觀時,可通過激光或傳統手術重塑牙齦輪廓。需注意保留足夠的角化牙齦,避免術后牙齦退縮風險。
術后應選擇高蛋白飲食如魚肉、雞蛋促進創面愈合,避免過硬、過熱食物刺激。保持口腔衛生使用沖牙器輔助清潔,術后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影響凝血。定期復查監測牙齦愈合情況,發現異常出血或持續疼痛需及時復診。吸煙患者需嚴格戒煙至少兩周以降低感染風險,糖尿病患者需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