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可通過當歸、黃芪、黨參等藥物調理,通常由過度勞累、營養不良、慢性失血、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因素引起。
1、當歸補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適用于面色蒼白、月經量少的氣血不足患者。其有效成分阿魏酸能促進骨髓造血,常與熟地黃、白芍配伍使用。日常可搭配烏雞或紅棗燉湯增強效果。
2、黃芪益氣:
黃芪擅長補氣升陽,改善氣短乏力癥狀。現代研究證實其多糖成分可提升免疫功能,常與白術、防風組成玉屏風散。建議用10克黃芪泡水代茶,配合八段錦運動效果更佳。
3、黨參調養:
黨參性平味甘,能同時補益脾肺之氣,適合食欲不振的虛損人群。與茯苓、甘草配伍可增強健脾功效。食療推薦黨參山藥粥,每周食用3次有助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脾胃虛弱:
氣血不足可能與長期飲食不節、思慮過度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腹脹、大便溏稀等癥狀。香砂六君丸、參苓白術散等中成藥可健運脾胃,需配合避免生冷油膩食物。
5、久病體虛:
慢性病患者多見氣血兩虛,常伴隨頭暈心悸、傷口愈合緩慢。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丸等復方制劑可氣血雙補,治療期間需保證每日雞蛋、瘦肉等優質蛋白攝入。
氣血不足者日常可多食用豬肝、菠菜、黑芝麻等含鐵食物,配合太極拳等溫和運動。藥膳推薦當歸生姜羊肉湯,經期后連續食用3天。若出現持續心悸或暈厥需及時就醫,重度貧血可能需輸血治療。長期調理建議晨起空腹服用歸脾丸,睡前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