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與絕經屬于不同生理階段,前者可能由妊娠、哺乳、壓力、多囊卵巢綜合征、垂體瘤等因素引起,后者為卵巢功能自然衰竭的生理現象。
1、定義差異:
閉經指育齡女性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絕經指女性40歲后卵巢功能永久性衰退,連續12個月無月經來潮,屬于正常衰老過程。
2、生理性因素:
妊娠期和哺乳期閉經屬于生理現象,與激素水平變化相關;絕經前出現的圍絕經期月經紊亂,與卵泡儲備下降導致的雌激素波動有關。
3、病理性誘因: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能引發閉經,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有關,表現為痤瘡、多毛;垂體瘤導致閉經常伴隨頭痛、視力障礙,與催乳素異常分泌相關。
4、干預方式:
壓力性閉經需通過心理疏導、規律作息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需采用二甲雙胍、炔雌醇環丙孕酮等藥物調節代謝,垂體瘤需考慮經蝶竇手術或溴隱亭治療。
5、年齡特征:
絕經多發生在45-55歲,伴隨潮熱、骨質疏松等低雌激素癥狀;40歲前閉經需排查卵巢早衰,可通過激素替代療法緩解癥狀。
日常建議增加豆制品、深海魚等植物雌激素攝入,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瑜伽鍛煉,圍絕經期女性需定期監測骨密度和血脂水平,病理性閉經患者應每3個月復查激素六項及盆腔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