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S陽性通常指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檢測呈陽性,該細菌常定植于泌尿生殖道或直腸,可能引發新生兒感染或孕婦并發癥。GBS感染可通過產前篩查、抗生素治療、分娩管理、新生兒監護、產婦護理等方式干預。GBS定植可能與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既往GBS陽性史、高齡妊娠等因素有關。
1、產前篩查:妊娠35-37周時需進行陰道及直腸拭子培養檢測GBS,陽性者需在分娩時接受抗生素預防。該方法能降低70%以上的新生兒早發型GBS感染風險,建議所有孕婦按時完成篩查。
2、抗生素治療:青霉素G、氨芐西林、頭孢唑林等抗生素可有效預防母嬰垂直傳播。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克林霉素或紅霉素替代,用藥需在分娩開始或破膜時啟動,持續至胎兒娩出。
3、分娩管理:GBS陽性孕婦在胎膜早破超過18小時、產程發熱或既往有GBS感染新生兒病史時,需加強胎心監護并靜脈輸注抗生素。剖宮產未破膜且未臨產者通常無需預防性用藥。
4、新生兒監護:母親GBS陽性新生兒需觀察48小時,出現呼吸急促、發熱、喂養困難等癥狀時需進行血培養和腰椎穿刺。早發型感染多發生在出生后12-24小時,表現為肺炎、敗血癥或腦膜炎。
5、產婦護理:產后需監測體溫及子宮壓痛情況,GBS可能導致產婦子宮內膜炎或傷口感染。哺乳期發生乳腺炎時需排除GBS感染,必要時進行乳汁細菌培養指導用藥。
GBS陽性孕婦應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如雞蛋、魚肉,每日適度散步增強體質,避免盆浴減少細菌上行風險。新生兒護理需注意臍部消毒與體溫監測,接觸嬰兒前嚴格洗手。妊娠期控制血糖可降低GBS繁殖速度,建議每周進行2-3次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