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滴度檢測的正常參考值通常為1:1或陰性。滴度數值反映血液中抗體的濃度,數值越高提示病情活動性越強,1:1及以下屬于臨床治愈標準。
梅毒滴度檢測主要通過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或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進行。非特異性抗體滴度在1:8以上需考慮現癥感染可能,1:32以上提示高傳染性。治療后滴度下降速度與感染分期相關,早期梅毒患者規范治療3-6個月可下降4倍以上,晚期梅毒可能需要12-24個月。神經梅毒需結合腦脊液檢查判斷。
梅毒滴度檢測主要通過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或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進行。非特異性抗體滴度在1:8以上需考慮現癥感染可能,1:32以上提示高傳染性。治療后滴度下降速度與感染分期相關,早期梅毒患者規范治療3-6個月可下降4倍以上,晚期梅毒可能需要12-24個月。神經梅毒需結合腦脊液檢查判斷。
定期復查是監測療效的關鍵。即使滴度轉陰,仍需每3個月復查1次,持續1年。日常生活需避免無保護性行為,保持規律作息。合并HIV感染者需延長隨訪周期。出現滴度反彈或癥狀復發時,應及時進行腦脊液檢測與加倍劑量青霉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