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早失可能由齲齒、外傷、遺傳因素、牙周疾病、恒牙發育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間隙保持器、正畸干預、口腔衛生管理、定期檢查、咬合誘導等方式預防恒牙畸形。
1、齲齒因素:
乳牙嚴重齲壞未及時治療會導致過早脫落。細菌侵蝕牙體硬組織造成大面積缺損時,乳牙無法保留需拔除。日常需控制甜食攝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半年進行涂氟防齲。
2、外傷脫落:
運動撞擊或意外跌倒可能造成乳牙折斷或完全脫位。乳牙牙根較短,外傷后易發生整體移位。建議兒童參與劇烈運動時佩戴運動護齒套,避免啃咬硬物。
3、發育異常:
先天缺失恒牙胚可能導致乳牙牙根吸收異常。X線片顯示恒牙胚發育不全時,乳牙滯留或早失風險增加。需通過全景片監測恒牙發育狀態,必要時進行多學科會診。
4、牙周疾?。?/h3>
侵襲性牙周炎會造成乳牙牙槽骨快速吸收??赡芘c伴放線聚集桿菌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齒松動。需進行齦下刮治,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藥物控制感染。
5、間隙管理:
乳磨牙早失后鄰牙會向缺隙處傾斜。使用帶環式或全冠式間隙保持器可維持牙弓長度,防止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動。正畸治療中可選擇舌弓或Nance弓裝置。
保證每日鈣質攝入量達800mg,食用奶酪、豆腐等高鈣食物促進頜骨發育。建議進行吹氣球、鼓腮等口腔肌肉訓練,增強牙弓支撐力。每3個月復查間隙保持器佩戴情況,恒牙萌出異常時需及時進行咬合誘導。長期跟蹤顯示,規范管理的乳牙早失患兒恒牙列畸形發生率可降低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