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保濕乳前需根據皮膚狀態決定是否洗臉,清潔后涂抹更利于吸收,但過度清潔可能破壞屏障。
1、油性皮膚:
皮脂分泌旺盛者需先清潔。油脂堆積會阻礙保濕成分滲透,建議選用氨基酸類潔面產品清除多余油脂,水溫控制在32-34℃避免刺激皮脂腺。清潔后3分鐘內及時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乳,此時角質層含水量較高吸收效果最佳。
2、干性皮膚:
晨間可免去二次清潔。夜間脫落的角質細胞具有天然鎖水功能,清水沖洗即可保留保護膜。若使用防曬霜或接觸污染物,則需用無泡潔面乳輕柔清潔。推薦搭配含透明質酸、角鯊烷的保濕乳增強修復。
3、敏感肌:
避免頻繁清潔誘發紅血絲。采用"懶人洗法":夜間用燕麥舒緩潔面,晨間僅用噴霧濕潤棉片擦拭。選擇含積雪草苷的保濕乳前,可先噴灑溫泉水鎮靜。清潔后需觀察皮膚是否出現緊繃感超過10分鐘。
4、混合肌:
分區護理效果更佳。T區用葡糖苷類潔面產品,兩頰用乳液質地潔面。涂抹保濕乳時,油膩區域選擇控油型含PCA鋅成分,干燥區域使用乳木果油加強型。潔面頻率控制在每日1-2次為宜。
5、特殊狀態:
醫美術后需嚴格遵循醫囑。點陣激光等創傷性治療后,前3天用生理鹽水棉片按壓清潔,涂抹含生長因子的保濕乳前禁止使用潔面產品。微針術后可選用電解水清潔,保濕乳需避開破損傷口。
皮膚護理需建立個性化方案。油性肌可嘗試綠茶多酚潔面后厚涂維生素B5保濕乳,干性肌推薦氨基酸潔面配合馬齒莧提取物保濕霜。敏感期選用無香料潔面啫喱與泛醇修復乳,運動后需用弱酸性潔面清除汗液再保濕。混合肌建議分早晚使用不同清潔力度的產品,保濕乳用量需根據季節濕度調整20%-30%。持續出現脫屑或刺痛應暫停潔面產品,僅用礦泉水濕敷后涂抹醫用凡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