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睪炎多見于存在泌尿系統感染、長期留置導尿管或性生活頻繁的男性,常見誘因包括尿路逆行感染、前列腺疾病、陰囊外傷等。該病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冷敷、臥床休息等方式緩解,嚴重者需手術引流。
1、尿路感染:細菌經輸精管逆行感染附睪是主要發病機制,大腸桿菌、淋球菌等病原體易引發炎癥。患者需遵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同時每日清洗會陰部。
2、前列腺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體可能擴散至附睪,伴隨尿頻、會陰脹痛。除規范治療前列腺炎外,可服用坦索羅辛改善排尿,避免長時間騎自行車壓迫會陰。
3、留置導尿管:醫療器械操作增加細菌侵入風險,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見。護理時需定期更換導尿管,觀察尿液性狀,出現寒戰高熱需靜脈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陰囊外傷:睪丸附睪部位撞擊后易出現炎性水腫,表現為陰囊皮膚發紅、劇烈觸痛。急性期應懸托陰囊減輕墜脹感,48小時內冰敷每次15分鐘,禁止劇烈運動。
5、性行為因素:無保護性交可能傳播衣原體、支原體,青少年多發。建議固定性伴侶,使用避孕套,急性期禁欲。合并尿道分泌物時可口服多西環素治療。
日常需選擇透氣的棉質內褲,避免久坐壓迫陰囊。飲食宜清淡,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攝入,適量食用冬瓜、綠豆等利尿食材。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出現持續發熱或陰囊膿腫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有助于沖刷尿路,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