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通常無法自愈。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其生長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絕經前肌瘤可能持續存在或緩慢增大。
1、生理性因素與觀察期管理:
部分無癥狀的小肌瘤直徑<5cm在圍絕經期后可能隨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萎縮。這類情況需每6-12個月通過超聲監測大小變化,日常避免攝入含植物雌激素的豆制品、蜂王漿等食物,保持規律作息以減少激素波動刺激。
2、病理性因素與醫療干預:
肌瘤快速增長或引發月經過多、貧血、壓迫癥狀時需積極治療。發病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干細胞突變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經期延長、盆腔墜脹、尿頻等癥狀。藥物治療可選擇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等控制癥狀;手術方式包括肌瘤剔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其中腹腔鏡手術適用于漿膜下肌瘤,宮腔鏡適合黏膜下肌瘤。
日常需控制紅肉攝入量,每周進行3次以上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BMI超標者需減重至24以下。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腹痛加劇應及時復查超聲,40歲以上患者建議每年檢測血清CA125水平。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長期使用含香精的衛生用品刺激黏膜。心理壓力可能加重癥狀,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