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皮炎可通過局部護理、抗炎治療、免疫調節、光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肢端皮炎通常由過敏反應、真菌感染、自身免疫異常、遺傳因素、慢性刺激等原因引起。
1、局部護理:
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使用溫和無香料的保濕霜如凡士林、尿素軟膏緩解皮膚干燥脫屑。溫水浸泡后涂抹藥膏可增強滲透,每日2-3次。棉質手套減少摩擦,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
2、抗炎治療:
中重度炎癥需外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曲安奈德、鹵米松控制紅腫瘙癢。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及皮膚薄嫩部位。合并細菌感染時聯用莫匹羅星等抗生素藥膏,真菌感染需配合酮康唑乳膏。
3、免疫調節:
頑固性病例可口服環孢素、甲氨蝶呤調節免疫功能。生物制劑如度普利尤單抗針對Th2型炎癥通路。治療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避免與其他免疫抑制劑聯用。療程通常持續3-6個月,逐步減量防止反跳。
4、光療干預:
窄譜UVB照射每周2-3次,累計20-30次可顯著改善角化過度和苔蘚樣變。PUVA療法適用于掌跖部位,需配合補骨脂素口服。光療后需加強保濕防曬,眼周部位需專業防護。禁忌證包括光敏性疾病、黑色素瘤病史。
5、手術切除:
局限性肥厚性皮損可考慮CO2激光或手術切除,術后加壓包扎預防瘢痕。甲周病變需行甲母質部分切除術,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前需排除惡性病變,術后配合放射治療降低復發率。
日常避免接觸洗滌劑等化學刺激物,飲食補充維生素A、E及Omega-3脂肪酸。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需防止手足多汗誘發加重。定期隨訪評估療效,頑固性病例需皮膚活檢排除腫瘤性病變。合并糖尿病或靜脈功能不全者需同步治療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