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齒后未縫合通常會留下牙槽窩,這是正常愈合過程中的生理現(xiàn)象。牙槽窩會隨著時間逐漸被新生組織填充,無需過度擔憂。
牙槽窩的形成與愈合過程:
拔牙后遺留的牙槽窩深度與智齒位置、牙根形態(tài)有關。上頜智齒因牙根較短,窩洞通常較淺;下頜智齒若存在彎曲分叉的牙根,可能形成較深的窩洞。健康成年人牙槽窩的愈合分為三個階段:術后24小時內血凝塊形成保護創(chuàng)面,2-3周后肉芽組織開始填充,3-6個月完成骨組織改建。期間需避免用力漱口或吮吸傷口,防止血凝塊脫落導致干槽癥。
影響愈合的特殊情況:
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愈合速度可能延緩1-2周。吸煙者尼古丁會收縮血管,使創(chuàng)面供血減少50%以上,顯著增加感染風險。若術后72小時出現(xiàn)劇烈疼痛伴腐臭味,可能發(fā)生干槽癥,需及時進行牙槽窩清創(chuàng)處理。日常可用氯己定含漱液輕柔漱口,但避免直接沖擊創(chuàng)面。
術后24小時可進食常溫流質食物如豆?jié){、米湯,3天后逐步過渡到軟爛面條、蒸蛋。避免使用吸管防止負壓破壞血凝塊,兩周內忌食辛辣刺激及過硬食物。恢復期建議每天用軟毛牙刷清潔其他牙齒,保持口腔衛(wèi)生。適度散步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血壓升高引發(fā)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