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和絕經是兩種不同的生理狀態。閉經指育齡女性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可能由妊娠、哺乳、精神壓力、多囊卵巢綜合征、垂體瘤等因素引起;絕經則是女性卵巢功能自然衰竭導致的永久性月經終止,多發生在45-55歲之間。兩者在發生機制、持續時間及干預措施上存在顯著差異。
1、定義差異:閉經屬于月經異常現象,分為原發性閉經16歲后無月經初潮和繼發性閉經既往有月經者停經6個月以上。絕經則是生殖功能終結的標志,需連續12個月無月經才能確診。前者可能存在可逆性病因,后者為不可逆的生理過程。
2、年齡特征:閉經可發生于任何育齡階段,20-30歲女性因過度減肥導致的閉經較常見。絕經具有年齡相關性,中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為49.3歲,早于40歲為卵巢早衰,遲于55歲需警惕子宮內膜病變。
3、病因機制:閉經病因包括下丘腦性精神應激、體重過低、垂體性泌乳素瘤、卵巢性早衰、多囊及子宮性宮腔粘連。絕經主要與卵泡耗竭相關,伴隨雌激素水平驟降,FSH值持續>25IU/L可輔助診斷。
4、伴隨癥狀:病理性閉經常伴發痤瘡、多毛、溢乳等內分泌紊亂表現。絕經綜合征典型表現為潮熱盜汗發生率75%、骨質疏松絕經后5年骨量每年丟失2-3%、泌尿生殖道萎縮等癥狀。
5、干預措施:閉經需針對病因治療,如心理性閉經需認知行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可用二甲雙胍、炔雌醇環丙孕酮等藥物。絕經管理以緩解癥狀為主,激素替代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輔以鈣劑、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
調整生活方式對兩種狀態均有改善作用。閉經患者應保持BMI≥18.5kg/m2,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雞蛋、魚肉及不飽和脂肪酸堅果、橄欖油。絕經女性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補充大豆異黃酮每日40-60mg有助于緩解潮熱癥狀。定期婦科檢查及骨密度監測對早期發現并發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