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焦慮癥可通過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苯二氮?類藥物、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方式治療,通常與遺傳因素、長期壓力、神經遞質失衡等因素相關。
1、SSRIs類藥物: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通過調節大腦神經遞質水平緩解焦慮癥狀。常用藥物包括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這類藥物需持續服用2-4周才能顯效。服藥期間可能出現惡心、失眠等不良反應,通常1-2周后自行緩解。
2、苯二氮?類:
短效苯二氮?類藥物適用于急性焦慮發作的臨時控制,常用藥物有勞拉西泮、阿普唑侖。該類藥物起效迅速但易產生依賴性,連續使用不宜超過4周。服藥期間需避免駕駛或操作精密儀器,老年人使用需警惕跌倒風險。
3、SNRIs類藥物:
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通過雙重機制改善焦慮情緒,代表藥物為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這類藥物對伴隨軀體癥狀的焦慮效果顯著,常見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與食物同服可減輕胃腸道反應。
4、丁螺環酮:
非苯二氮?類抗焦慮藥適用于長期治療,無成癮性和明顯鎮靜作用。該藥物需規律服用3-4周見效,適合合并輕度抑郁的焦慮患者。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頭暈、頭痛,通常隨治療時間延長逐漸減輕。
5、β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等藥物可緩解焦慮引發的軀體癥狀如心悸、手抖。這類藥物不直接影響情緒但能阻斷生理應激反應,適合表演焦慮或特定場合焦慮。哮喘患者禁用,服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壓和心率。
藥物治療需配合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建議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飲食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補充B族維生素的全谷物。認知行為療法與藥物聯合使用效果更佳,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自殺傾向需立即就醫。保持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練習正念冥想有助于緩解焦慮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