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皰瘡可通過局部護理、糖皮質激素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生物制劑治療、血漿置換等方式治療。天皰瘡通常由自身免疫異常、遺傳因素、藥物誘發、感染因素、腫瘤等因素引起。
1、局部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抓撓破損部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沐浴產品,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水皰未破潰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收斂,破潰后采用生理鹽水濕敷,預防繼發感染。
2、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藥物可快速控制炎癥反應。治療初期需足量給藥,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長期使用需監測血糖、血壓及骨質疏松風險,配合鈣劑和維生素D補充。
3、免疫抑制劑:
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等藥物適用于激素抵抗型患者。這類藥物通過抑制T淋巴細胞增殖減輕自身免疫攻擊,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4、生物制劑:
利妥昔單抗通過靶向清除B淋巴細胞改善癥狀,尤其適用于尋常型天皰瘡。靜脈輸注前需篩查乙肝和結核感染,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發熱、寒戰等輸液反應。
5、血漿置換:
對于重癥患者可采用雙重濾過或免疫吸附療法,直接清除血液中的致病性抗體。每次置換2000-3000ml血漿,需配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維持療效。
日常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保持規律作息。創面護理需嚴格消毒,出現發熱或皮損擴散應及時復診。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避免使用青霉胺、卡托普利等可能誘發加重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