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癥可通過規范用藥、消除誘因、調整生活方式、伴侶同治、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菌群失衡、病原體感染、激素變化、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等原因引起。
1、規范用藥:細菌性陰道炎常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替硝唑;霉菌性陰道炎常用克霉唑、制霉菌素、氟康唑;滴蟲性陰道炎需口服甲硝唑聯合陰道栓劑。完成全程用藥后需復查白帶常規,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
2、消除誘因: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壞陰道微環境,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避免穿化纖內褲、使用堿性洗液沖洗陰道。經期衛生巾每2-3小時更換,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
3、調整生活方式:每日飲用200ml無糖酸奶補充益生菌,攝入大蒜素、蔓越莓等天然抗菌物質。保證7小時睡眠,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提升免疫力。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防止會陰部潮濕悶熱。
4、伴侶同治:滴蟲性陰道炎需伴侶同步口服甲硝唑,治療期間避免無保護性行為。反復發作的霉菌性感染,建議伴侶使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復查:癥狀消失后需在下次月經干凈后復查,連續3次白帶常規陰性視為臨床治愈。妊娠期患者需每月監測,絕經后婦女可短期使用雌激素軟膏改善黏膜抵抗力。
治療期間應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盆浴和公共泳池。飲食上減少精制糖攝入,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半年內復發3次以上需進行陰道微生態檢測,必要時采用乳酸菌移植等新型療法。長期未愈者需排查支原體、衣原體等特殊病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