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主產于江蘇、山東、湖南、湖北、四川。傳統醫學認為,芡實藥性甘、澀、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的功效,用于治療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功效作用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的作用。
益腎固精:
芡實甘補澀收,入腎經,能益腎固精,用于治療腎氣不固導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又能固腎縮尿,用于治療腎元不固導致的小便不禁、小兒遺尿。
補脾止瀉:
芡實澀能收斂,有健脾除濕、澀腸止瀉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脾虛導致的面色萎黃、脘悶納少、腸鳴便溏、濕盛下注、久瀉久痢。
除濕止帶:
芡實能益腎固攝、補脾助運、除濕泄濁、止帶,可用于治療腎氣不足、水濕不化導致的小便渾濁如米泔汁,以及脾虛濕熱下注導致的帶下色黃、質稠腥臭,或脾腎兩虛、下元虛冷、帶脈失約導致的帶下清稀如注。
現代應用
1、芡實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可應用于降糖藥中,如降糖舒膠囊。
2、芡實具有抗衰老等作用,可應用于補益藥中,如全鹿大補丸、還原固精丸、參茸健脾丸、龜鹿二膠丸、金鎖固精丸、益腎強身丸等。
需要注意,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不能隨意用藥。當您有用藥需求時,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適宜人群
芡實適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者;脾虛久瀉者;白濁、帶下者。
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者:
芡實能益腎固精、固腎縮尿,可用于治療腎氣不固導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及腎元不固導致的小便不禁、小兒遺尿。
脾虛久瀉者:
芡實能補脾止瀉,可用于治療脾虛導致的面色萎黃、脘悶納少、腸鳴便溏、濕盛下注、久瀉久痢。
白濁、帶下者:
芡實能除濕止帶,可用于治療腎氣不足、水濕不化導致的小便渾濁如米泔汁,以及脾虛濕熱下注導致的帶下色黃、質稠腥臭,或脾腎兩虛、下元虛冷、帶脈失約導致的帶下清稀如注。
需要注意,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存在個體化差異,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禁忌人群
濕熱為患導致的遺精白濁、尿頻帶下、瀉痢及大小便不利者不宜使用。
原因:
芡實味澀收斂,凡濕熱為患導致的遺精白濁、尿頻帶下、瀉痢及大小便不利者使用后有加重原有病情的風險。
使用方法
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煎煮后內服。需要注意,具體的熬藥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
用量
臨床常用劑量為9-15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體質等因素不同,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確,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間需要合用其他藥物,請向醫生或藥師咨詢。
食用方法
芡實既是藥品又是食品,可用于熬粥、煲湯,如芡實蓮子粥、小米山藥芡實粥、芡實大棗花生粥、蓮子芡實糯米粥、百合芡實湯。
芡實蓮子粥:
把芡實、蓮子、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小米山藥芡實粥:
山藥切片,與小米、芡實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燉煮成粥即可。
芡實大棗花生粥:
將芡實、大棗、花生分別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后轉用小火,熬煮至粥稠即成。
蓮子芡實糯米粥:
蓮子去芯扒瓣,芡實、糯米洗凈,一同放入鍋中,用武火燒開,文火熬制20分鐘,即可食用。
百合芡實湯:
百合、芡實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溫馨提示
1、作為藥品:芡實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藥,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調理身體,建議您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本品,以免發生用藥風險。
2、作為藥食同源產品:衛法監發[2002]51號文件將芡實列入藥食同源類產品,芡實可作為配料應用于烹飪料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