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長肉疙瘩可通過局部清潔、抗菌漱口、藥物涂抹、激光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食物嵌塞、口腔衛生不良、根尖周炎、牙齦瘤、藥物性牙齦增生等原因引起。
1、食物嵌塞:食物殘渣長期滯留牙縫可能刺激牙齦組織增生,形成炎性肉芽腫。使用牙線或沖牙器徹底清潔嵌塞區域,配合生理鹽水含漱可緩解癥狀。避免用牙簽粗暴剔除殘渣,防止加重牙齦損傷。
2、口腔衛生不良:菌斑堆積引發慢性齦炎時,牙齦可能出現半球形紅色腫物。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兩次,輔助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定期進行超聲波潔牙去除牙結石,降低局部刺激。
3、根尖周炎:齲齒或牙髓病變導致根尖區膿腫時,牙齦常形成瘺管或肉芽腫。需配合根管治療消除感染源,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炎癥。患牙保存困難時可考慮拔除。
4、牙齦瘤:妊娠期或青春期激素變化可能誘發血管性牙齦瘤。妊娠期患者分娩后多自行消退,嚴重者可采用電灼術或冷凍治療。日常避免激素類藥物濫用,保持內分泌穩定。
5、藥物性增生:長期服用苯妥英鈉、硝苯地平等藥物可能引起牙齦纖維性增生。與主治醫生協商調整用藥方案,增生嚴重時需行牙齦成形術。術后使用康復新液含漱促進創面愈合。
日常飲食宜選擇軟質易咀嚼的食物如蒸蛋、燕麥粥,避免過硬食材摩擦患處。維生素C豐富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有助于牙齦修復,配合適度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出現持續出血、快速增大或影響咀嚼功能時需及時口腔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