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認識仍然有限,有理論推測布洛芬可能加重新冠感染者病情,退燒藥建議首選【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過敏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布洛芬。
2.布洛芬仍然是當今安全性非常高的經典消炎止疼藥,非新冠感染者如果因痛經、痛風、風濕痛等原因服用布洛芬,可以繼續正常服用,不受影響。
國外不同品牌的布洛芬
幾天前,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爾·維蘭醫生在推特上說,抗炎藥(布洛芬,可的松)可能加重感染,如果發燒,吃對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真的會加重感染嗎?他這句話背后的依據是什么?
其實早在2019年年初,法國藥品監管部門(ANSM)就曾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布洛芬可能加重嚴重感染的報告。
原報告一共81頁,因為是法文,我看不懂,只能大概了解到這是一篇回顧性研究,這種研究類型決定了研究結果無論是什么,都不會是一個肯定的因果關系,只是提醒我們因和果可能相關。
為了搞清楚這篇研究大概的結果,我當時請懂法文的德國藥師朋友幫我大概解讀了一下結論,她回復我說:這篇研究建議我們注意,用布洛芬或者酮洛芬治療發燒時,可能會增加患嚴重肺炎和皮膚感染的風險。
這在英文的uptodate數據中也有相關警示信息,提醒醫務人員和患者在治療高危侵襲性鏈球菌感染發生風險者和水痘病毒感染高危者的發熱時要謹慎,盡量避免使用布洛芬。
當時ANSM也給出了類似的建議——
針對兩款經典的退燒藥而言,首選的退燒藥一定是對乙酰氨基酚,當不能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對乙酰氨基酚治療無效時,才選擇布洛芬。
而且,布洛芬用作退燒僅限于短期使用,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
另外我們看到,今年3月11日,《柳葉刀》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布洛芬可以增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水平,而ACE2正好是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人體細胞的結合位點。因此,該文章推測布洛芬可能通過增加ACE2水平而加重COVID-19的感染風險和病情。
因為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測,尚沒有明確的人體臨床證據支持這一說法,因此,3月18日,WHO也在Twitter上發表了觀點:“基于當前可獲得的信息,世衛組織不建議反對使用布洛芬。”
眾所周知,布洛芬不但能夠退燒,它還有抗炎止痛的作用。由于人體免疫系統在形成炎癥反應的過程中,前列腺素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布洛芬對前列腺素的抑制作用可能間接影響炎癥反應發生過程。
炎癥反應得當,可以對抗病原體對我們身體的傷害;炎癥反應過度,則會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造成對我們身體的傷害,至于布洛芬是否影響了人體對抗新冠感染的炎癥反應過程,是否造成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的加重,尚不得而知。
在不知道布洛芬是否加重病情的情況下,退燒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是正確的選擇。
您可能會問,那對于不適合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的人群呢?比如蠶豆病患者。
對于特定的人群,如蠶豆病人,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患者。退燒時通常建議盡可能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優先選用布洛芬。
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不意味著禁用對乙酰氨基酚。
在常規治療劑量下,對乙酰氨基酚仍然可以使用,只是對蠶豆病患者而言,利弊平衡一下的話,用對乙酰氨基酚的風險高于使用布洛芬,因此還是要優選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