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陣痛可通過呼吸調節、體位調整、按摩放松、水療舒緩、藥物鎮痛等方式緩解。產前陣痛通常由子宮收縮、胎兒下降、宮頸擴張、心理緊張、肌肉痙攣等原因引起。
1、呼吸調節:采用拉瑪澤呼吸法能有效分散疼痛注意力。宮縮初期用胸式呼吸,鼻吸口呼保持節奏;活躍期轉為淺而快的喘息呼吸;過渡期采用吹蠟燭式呼氣。呼吸訓練需提前練習,避免過度換氣導致頭暈。
2、體位調整:跪姿雙手撐地能減輕胎兒對骶骨壓力。側臥時雙腿間放置枕頭減少盆骨張力。坐分娩球進行骨盆搖擺可促進胎頭下降。避免平臥位防止下腔靜脈受壓,每小時更換體位可提升舒適度。
3、按摩放松:骶尾部環形按壓能阻斷疼痛信號傳導。伴侶用掌根沿脊柱做波浪式推按,配合溫熱敷效果更佳。虎口穴拇指食指連接處持續掐按刺激內啡肽分泌。按摩力度以產婦耐受為準,避免皮膚破損。
4、水療舒緩:38℃溫水沐浴通過溫熱效應松弛肌肉。淋浴時水流集中沖擊腰背部,水壓控制在0.2MPa以下。水中待產時浮力可減輕身體負重,水深需超過乳房水平線。注意監測水溫防止燙傷,浸泡時間不超過90分鐘。
5、藥物鎮痛:硬膜外麻醉可阻斷痛覺神經傳導,適用于活躍期宮口開大3cm后。靜脈注射哌替啶能暫時緩解疼痛但可能影響胎兒呼吸。吸入性笑氣氧化亞氮需在宮縮前30秒開始吸入。藥物使用需評估胎心及產程進展。
日常可食用易消化的香蕉、燕麥粥補充能量,宮縮間歇期少量飲用運動飲料維持電解質。嘗試緩慢踱步或骨盆搖擺運動促進胎頭銜接,準備柔軟靠墊支撐腰部。保持環境安靜昏暗,播放舒緩音樂降低皮質醇水平,分娩計劃中提前與醫護人員溝通鎮痛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