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男性仍可能具備生育能力,但需考慮睪丸功能、激素水平、精子質量、慢性病影響及遺傳風險等因素。
1、睪丸功能:老年男性睪丸生精小管可能逐漸萎縮,但部分健康者仍可維持基礎生精功能。建議每年檢測睪酮水平,日常可補充鋅元素與維生素E,避免高溫環境久坐。
2、激素水平:隨著年齡增長,睪酮水平每年下降1%-2%,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地中海飲食與規律力量訓練有助于維持激素平衡,必要時可考慮睪酮替代治療。
3、精子質量:老年男性精子DNA碎片率可能升高至30%以上,但仍有約15%的75歲男性保有合格精液參數。增加藍莓、核桃等抗氧化食物攝入,避免吸煙飲酒。
4、慢性病影響: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會加速睪丸功能衰退。控制血糖血壓在理想范圍空腹血糖<6.1mmol/L,血壓<140/90mmHg可降低生育力損傷風險。
5、遺傳風險:高齡父親生育可能增加子代自閉癥、精神分裂癥等疾病風險。建議孕前進行全外顯子基因檢測,日常補充葉酸與B族維生素。
備孕期間應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優先選擇游泳和快走;飲食注意增加三文魚、牡蠣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每日保證7小時睡眠。存在嚴重少弱精癥時,可考慮睪丸穿刺取精聯合輔助生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