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發白可能由組織缺血、感染、過度清潔、化學刺激、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過局部保溫、清創消毒、調整敷料、控制血糖、就醫處理等方式干預。
局部血液循環不足會導致傷口呈現蒼白色,常見于受壓部位或血管損傷。避免長時間壓迫傷口,使用溫熱毛巾外敷促進血流,選擇透氣敷料保護創面。
傷口發白伴隨膿液或異味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癥狀。采用碘伏消毒后覆蓋無菌紗布,感染持續需就醫使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頻繁使用雙氧水等強效消毒劑會破壞新生肉芽組織。改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減少消毒頻率至每日1-2次,保留適量滲出液促進愈合。
接觸酒精、某些藥膏成分可能引起局部角質層脫水變白。立即停用刺激性產品,涂抹凡士林或紅霉素軟膏保護創面,穿戴防護手套避免二次接觸。
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和微循環障礙,傷口通常呈現蒼白干燥狀態。監測空腹血糖水平,遵醫囑使用胰島素或二甲雙胍,傷口經久不愈需進行清創術或植皮術。
日常護理需保持傷口適度濕潤,選擇水膠體敷料或硅酮凝膠促進愈合。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雞蛋、魚肉加速組織修復,避免辛辣食物減少炎癥反應。適度進行握拳、抬高等活動改善肢體血液循環,傷口持續發白超過3天或出現發熱癥狀需及時至燒傷科或普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