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胞嘧啶片可通過抑制真菌DNA合成、干擾蛋白質代謝、破壞細胞膜完整性等方式治療真菌感染。該藥物通常由念珠菌屬、隱球菌屬等敏感菌株感染引起。
1、抗真菌機制:氟胞嘧啶通過滲透酶進入真菌細胞后,經胞嘧啶脫氨酶轉化為5-氟尿嘧啶,競爭性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斷DNA復制過程。臨床主要用于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引起的系統性感染,需聯合兩性霉素B增強療效。
2、敏感菌譜:對大多數念珠菌屬如白色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及隱球菌屬具有顯著抑制作用。曲霉菌屬天然耐藥,克柔念珠菌易產生繼發耐藥,治療前應進行藥敏試驗。
3、聯合用藥方案:單用易誘發耐藥,常與兩性霉素B構成黃金組合。兩性霉素B破壞細胞膜后促進氟胞嘧啶滲透,協同作用使最低抑菌濃度降低4-8倍,尤其適用于隱球菌性腦膜炎。
4、耐藥性管理:長期單一使用可能導致耐藥突變,表現為治療初期有效但2-4周后復發。可通過監測血藥濃度維持25-50mg/L、縮短療程不超過6周、聯合用藥等方式延緩耐藥。
5、特殊人群應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肌酐清除率30-50ml/min時減量25%。妊娠期C類用藥,僅在對胎兒利大于弊時使用,哺乳期應暫停母乳喂養。
治療期間建議低嘌呤飲食減少腎臟負擔,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藥物排泄。用藥2周后需復查肝腎功能,出現惡心嘔吐或血小板下降時應立即就醫。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需持續治療6-8周,配合腰椎穿刺監測腦脊液轉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