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的頭發根部有白色物質可通過調整洗發頻率、減少燙染刺激、補充蛋白質、控制油脂分泌、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現象通常由毛囊角質堆積、外力牽拉損傷、營養不良、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角質堆積:毛囊周圍角質細胞代謝異常可能形成白色包裹物,選擇溫和的氨基酸洗發水,每周用1-2次水楊酸洗劑軟化角質層,避免指甲抓撓頭皮。伴隨頭皮屑增多時需與銀屑病鑒別。
2、外力損傷:頻繁扎高馬尾或暴力梳頭會導致毛根鞘隨毛發脫落,改用寬齒木梳,洗發時水溫控制在38℃以下,減少吹風機高溫檔使用。可能與牽引性脫發有關,通常表現為發際線后移、毛囊紅腫。
3、營養缺乏:蛋白質攝入不足會使毛球部未充分角化,每日保證雞蛋、魚肉或大豆類攝入,補充含胱氨酸的堅果。長期素食者建議檢測血清鐵蛋白水平。
4、皮脂過剩:雄激素分泌旺盛易引發脂溢性皮炎,選用含酮康唑的藥用洗劑,每周3次頭皮指腹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油脂氧化后會形成白色附著物,通常伴隨頭皮瘙癢、毛囊炎等癥狀。
5、真菌感染:馬拉色菌過度繁殖可能導致毛囊周圍白色鱗屑,需使用二硫化硒洗劑,嚴重時口服伊曲康唑。與頭癬鑒別要點為是否出現斷發及膿皰。
日常飲食增加三文魚、菠菜等富含維生素B族食物,洗發后可用迷迭香精油稀釋按摩。每周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改善頭皮微循環,睡眠時選擇真絲枕套減少摩擦。若白色物質伴隨大量脫發或紅腫潰爛,需及時就診排除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