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磨牙發生齲壞后仍會被恒牙替換,但需根據齲齒嚴重程度采取差異化管理措施。齲齒處理方式包括窩溝封閉、樹脂充填、預成冠修復、根管治療、拔牙干預等。乳牙齲壞可能由口腔清潔不足、高糖飲食、牙釉質發育不全、致齲菌感染、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潔:乳磨牙齲齒多與刷牙不徹底有關。建議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日至少清潔兩次,家長需輔助學齡前兒童完成牙線清潔。限制黏性糖果攝入可降低致齲風險,餐后漱口能減少食物殘渣滯留。
2.飲食調整:頻繁攝入碳酸飲料或餅干等精制碳水化合物會加速齲齒進展。增加奶酪、蘋果等需要咀嚼的高纖維食物,可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環境。乳制品中的酪蛋白有助于牙釉質再礦化。
3.發育因素:牙釉質鈣化不全的乳牙更易患齲。孕期營養缺乏或早產可能影響牙齒發育質量。對于發育缺陷牙可采用氟化泡沫局部強化,每季度專業涂氟能提升釉質抗酸能力。
4.細菌感染:變形鏈球菌過度繁殖是齲病主要病因。通過齲活躍度檢測評估感染程度,重度感染者需配合氯己定漱口水控制菌斑。母親口腔健康狀況與嬰幼兒致齲菌定植密切相關。
5.遺傳傾向:某些基因突變會導致釉質形成障礙。伴有遺傳性釉質發育不全的患兒,需提前進行預防性樹脂充填。家族齲齒高發人群建議從3歲開始每半年接受專業檢查。
乳牙健康直接影響恒牙胚發育,即便齲壞乳牙終將替換也不應放任不管。未及時治療的齲齒可能引發根尖周炎,導致繼承恒牙釉質發育不良。建議控制每日糖分攝入在25克以下,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學齡兒童可進行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鄰面齲。對于嚴重齲壞接近替換期的乳磨牙,需專業評估決定保留或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