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龍骨牡蠣湯的原方劑量需由中醫師根據患者體質、病情辨證調整,不建議自行配藥。該方劑出自金匱要略,傳統組方包含桂枝、芍藥、生姜、甘草、大棗、龍骨、牡蠣等藥材,具體配伍比例需結合臨床證候靈活變化。
原方組成與配伍原則:
傳統經方中桂枝、芍藥通常等量配伍以調和營衛,龍骨、牡蠣用量約為桂枝的1.5-2倍以增強鎮驚安神之效。生姜、大棗作為引經藥,用量約為桂枝的三分之一。甘草用量常與生姜相當,起調和諸藥作用。需注意原方中漢代劑量單位與現代換算存在差異,實際應用需遵循現行藥典規范。
現代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該方劑多用于治療心悸失眠、遺精滑泄等心腎不交證候。使用前需經中醫師四診合參,排除實熱證、濕熱證等禁忌癥。藥材需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炮制品,如煅龍骨、煅牡蠣以增強收斂固澀之效。煎煮時龍骨、牡蠣需先煎30分鐘,其他藥材后下,文火煎煮至藥液剩余200毫升左右
針對不同體質可進行加減化裁,陰虛者加麥冬、五味子,氣虛者加黃芪、白術。服藥期間需忌食生冷油膩,保持規律作息。若出現口干咽痛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用并就醫。建議每周復診調整方劑,連續服用不宜超過4周,癥狀緩解后需逐步減量至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