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通過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藥物等方式治療。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過敏反應、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環丙沙星滴耳液等可直接作用于耳道,適用于鼓膜完整的化膿性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潔外耳道,每日3-4次,療程通常為7-10天。這類藥物能有效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常見致病菌。
2、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阿奇霉素等適用于急性中耳炎伴全身癥狀者。細菌培養結果顯示肺炎鏈球菌感染時首選阿莫西林,對β-內酰胺類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療程需持續至癥狀消失后3天,一般需7-14天。
3、止痛藥物: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可緩解耳痛和發熱癥狀。兒童宜選用混懸劑型,成人可用片劑。疼痛劇烈時可每6-8小時給藥一次,但需注意胃腸道刺激等副作用。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鼓膜充血。
4、減充血劑:
偽麻黃堿、羥甲唑啉鼻噴劑能改善咽鼓管通氣功能。鼻腔噴霧每日使用不超過3次,連續用藥不超過7天。通過收縮鼻黏膜血管,減輕咽鼓管水腫,促進中耳積液排出。
5、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龍、地塞米松適用于過敏性中耳炎或嚴重炎癥反應。短期使用可快速緩解黏膜水腫,通常與抗生素聯用??诜煶滩怀^5天,需監測血壓和血糖變化。
治療期間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潛水。增加維生素C和鋅的攝入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如獼猴桃、牡蠣等食物。急性期建議減少咀嚼動作,選擇流質飲食。鼓膜穿孔患者需定期耳內鏡檢查,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出現聽力下降或持續發熱應及時復診,必要時行鼓膜穿刺或置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