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產期并非指可以分娩的具體時間點,而是圍繞分娩前后特定階段的醫學定義。圍產期通常指妊娠第28周至產后1周的時間范圍,涵蓋胎兒成熟期、分娩過程及新生兒早期適應階段。
1、妊娠晚期:妊娠28周后胎兒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但此時分娩仍屬于早產范疇。需通過胎心監護、超聲檢查評估胎兒發育狀況,避免劇烈運動或過度勞累。
2、分娩準備期:妊娠37周后進入足月階段,出現規律宮縮、見紅或破水等臨產征兆時需及時就醫。可通過拉瑪澤呼吸法、分娩球運動緩解疼痛。
3、產程階段: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需保持體力,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需配合助產士指導用力。硬膜外麻醉、導樂陪伴可降低分娩痛苦。
4、產后72小時:新生兒需完成疫苗接種、代謝病篩查。產婦需監測惡露量、子宮復舊情況,盡早開始母乳喂養。
5、產后一周:關注新生兒黃疸消退情況,產婦需預防產褥感染。每日進行會陰沖洗,攝入高蛋白飲食促進傷口愈合。
圍產期管理需注重均衡營養與適度活動,妊娠晚期每日補充30mg鐵劑、500mg鈣質,產后選擇鯽魚湯、菠菜等促泌乳食物。每周進行3次盆底肌訓練,從凱格爾運動逐步過渡到瑜伽球鍛煉。出現胎動減少、持續腹痛或發熱癥狀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