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胎便通常在出生后24至48小時內排凈。胎便由胎兒期腸道分泌物、羊水等物質構成,呈墨綠色黏稠狀。
胎便排出是新生兒消化系統開始工作的標志。初生24小時內排出首次胎便屬正常現象,若超過48小時未排盡需警惕腸道異常。排便過程中可能出現3-4次胎便轉黃過渡便,此為母乳或配方奶消化后的正常糞便性狀改變。早產兒因腸道蠕動功能較弱,胎便排出時間可能延長至72小時。
哺乳方式影響胎便排凈速度。母乳喂養兒胎便轉黃較快,因初乳具有輕瀉作用;配方奶喂養兒過渡期可能延長1-2天。排便期間應觀察新生兒腹部柔軟度、進食情況及精神狀態,若出現腹脹、嘔吐或拒奶需及時就醫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
護理時可用溫毛巾輕柔按摩嬰兒腹部促進腸蠕動,按需喂養保證足夠液體攝入。注意記錄排便次數與性狀變化,出生后第3天起每日應有3-5次黃色糊狀便。若胎便排出延遲伴皮膚黃染加重,需檢測膽紅素水平排除母乳性黃疸。保持臀部清潔干燥,胎便粘稠易刺激皮膚,每次排便后建議用溫水清洗并涂抹護臀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