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是藥三分毒,這個毒不是毒性而是毒副作用。臨床研究證實,過多地服用藥物,在代謝過程中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并且長時間過量的服用藥物,還會使得我們的腎臟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
許多藥物比如減肥藥,感冒藥,保健品等的副作用是導致腎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藥物食用過量更是會直接導致腎衰竭和很多并發癥,這種現象臨床時有發生,所以預防腎衰竭的重中之重,就是用藥遵醫囑,避免亂用藥。
用藥不當,小心腎衰竭,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臨床研究發現,現在約有10%左右的尿毒癥患者為20~30歲,最小的只有12歲,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不良生活習慣及亂服用藥物等所致。這些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腎病非常重要。據悉,常見的關木通、雷公藤、廣防己等中藥無論是單用、組成方劑或制成中成藥,均會對腎臟有損害作用。
而江蘇蘇中藥業集團生產的黃葵膠囊作為一種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的單味純中藥制劑,被廣泛應用于早期預防和治療腎病患者。黃葵膠囊的有效成分提取于黃蜀葵花的干燥花冠,黃蜀葵花自古就用來治療小便淋、水腫,其功效第一次出現于千年古方——《肘后方》中。近代關于黃蜀葵花的研究在1984年,由南京中醫藥大學熊寧寧等幾位教授在臨床上觀察發現一些腎炎病人服用黃蜀葵花后,他們的尿蛋白癥狀有了明顯緩解,說明黃蜀葵花具有良好的降尿蛋白效果。于是幾位教授開始對黃蜀葵花進行研究,發現黃蜀葵花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槲皮素、楊梅黃素、金絲桃苷等五類黃酮類化合物。臨床研究證實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或不溶于水,因此很容易經腎臟被排出體外,而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炎、抗氧化自由基活性等多種功效,能夠防止腎臟被外來有害細菌所感染,降低腎臟感染風險,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抑菌功能。
1993年,南京中醫藥大學與江蘇蘇中藥業集團共同研制黃葵膠囊,直到1999年黃葵膠囊正式批準上市使用。15年來,黃葵膠囊以其降低尿蛋白的獨特療效,獲得了臨床醫生的廣泛認可,參加黃葵臨床研究的患者已逾15000例,獲得了一致好評。為了破解過去中藥定性不定量的難題,蘇中藥業與301醫院合作,按照西醫標準,在全國28家三甲醫院開展了417例黃葵膠囊的循證醫學研究,最終獲得了定量分析數據,療效顯著優于西藥對照藥物科素亞。值得一提的是,蘇中藥業更是與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合作開展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試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黃葵膠囊作為我國腎病中成用藥打入國際市場將不會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