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補液鹽分為口服補液鹽Ⅰ、口服補液鹽Ⅱ、口服補液鹽Ⅲ三種類型,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脫水。
1、口服補液鹽Ⅰ:含有氯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鉀和葡萄糖。該配方為傳統標準配方,適用于急性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碳酸氫鈉成分可能引起腹脹等不適,現已較少使用。
2、口服補液鹽Ⅱ:改良配方將碳酸氫鈉替換為枸櫞酸鈉,減輕胃腸道刺激。電解質配比更符合生理需求,適用于各年齡段腹瀉患者。使用時需按說明書準確配制,避免濃度不當影響療效。
3、口服補液鹽Ⅲ:采用低滲配方,鈉和葡萄糖濃度降低,滲透壓為245mOsm/L。能減少糞便排出量,降低嘔吐風險,被WHO推薦為腹瀉病首選補液方案。尤其適合嬰幼兒和兒童使用。
選擇補液鹽需考慮患者年齡、脫水程度和基礎疾病。口服補液鹽Ⅲ因更接近生理需求成為首選,但對嚴重脫水仍需靜脈補液。配制時使用煮沸過的溫水,現配現用避免污染。
日常護理需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腹瀉期間建議食用米湯、蘋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飲品加重腹瀉。補液期間監測尿量和精神狀態,出現持續嘔吐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適當補充鋅制劑可縮短腹瀉病程,母乳喂養嬰兒應繼續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