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兩側發紅可通過局部清潔、保濕修復、避免刺激、抗感染治療、就醫評估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可能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細菌感染、玫瑰痤瘡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每日用溫和氨基酸潔面產品清洗患處,水溫控制在32-37℃。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屏障,建議早晚各清潔一次,避免使用含酒精或磨砂顆粒的清潔產品。清潔后輕拍吸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
2、保濕修復:選擇含神經酰胺、角鯊烷或泛醇的醫用修復霜。脂溢性皮炎患者需選用無油配方保濕產品,玫瑰痤瘡患者宜用含積雪草苷的舒緩霜。涂抹時采用點按手法,每日2-3次持續4周以上。
3、避免刺激:暫停使用含酸類成分的護膚品,外出時需物理防曬。接觸性皮炎患者應排查過敏原,常見致敏物包括鎳合金眼鏡架、含香精的剃須泡沫等。睡眠時避免側臥壓迫患處。
4、抗感染治療:紅霉素軟膏適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膿皰,對真菌感染無效。脂溢性皮炎合并馬拉色菌感染時需聯用酮康唑乳膏,每日薄涂兩次。使用抗生素藥膏超過一周無效需停藥。
5、就醫評估:持續性紅斑伴毛細血管擴張需排查玫瑰痤瘡,陣發性潮紅需檢測幽門螺桿菌。皮膚鏡檢可鑒別脂溢性皮炎與紅斑狼瘡,真菌培養能明確是否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
日常飲食需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攝入,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皮膚修復。適度運動可改善面部微循環,但需避免高溫瑜伽等導致血管擴張的運動。護理時注意毛巾專人專用,枕套每周更換消毒。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糜爛滲出時,應及時至皮膚科進行伍德燈檢查及病理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