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挫傷是指皮膚、肌肉、肌腱、韌帶等皮下組織因外力作用導致的閉合性損傷,未伴隨皮膚破損但存在局部毛細血管破裂和炎癥反應。常見于運動碰撞、跌倒撞擊或鈍器擊打等情況,臨床表現為疼痛腫脹、皮下淤血、活動受限等癥狀。
1、外力撞擊:直接暴力沖擊使軟組織受壓變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腫。急性期需立即冰敷15-20分鐘/次,間隔2小時重復,72小時后改用熱敷促進淤血吸收。抬高患肢配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
2、運動損傷:急停變向或過度牽拉導致肌纖維微斷裂,常見于足球籃球等對抗性運動。RICE原則處理休息制動+冰敷+加壓+抬高,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踝泵運動、直腿抬高等康復訓練。
3、意外跌倒:肢體著地時受力不均引發深層組織挫傷,老年人群多發。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外涂鎮痛,48小時后采用紅外線理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避免患處負重。
4、病理因素:凝血功能障礙或血管脆性增加患者易出現廣泛性淤青,可能與維生素K缺乏、血小板減少有關。需檢測凝血四項,必要時補充維生素K1或輸注血小板。
5、慢性勞損:長期重復動作導致肌腱韌帶微損傷累積,表現為局部硬結和壓痛。超聲波治療可軟化粘連組織,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筋膜,日常避免重復致傷動作。
飲食需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組織修復,每日補充60g優質蛋白如魚肉蛋奶;維生素C每日200mg增強毛細血管韌性,可從獼猴桃柑橘中獲取。恢復期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運動前充分熱身并使用護具保護易傷部位。睡眠時用枕頭墊高患肢,腫脹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劇烈疼痛需排除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