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脫失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白色斑塊。白癜風可能由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異常、神經化學因素、氧化應激、黑色素細胞自毀等原因引起。
1、白斑表現:白癜風最典型的癥狀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的白色斑塊。這些斑塊初期可能為淡白色,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變為乳白色或瓷白色。斑塊邊界清晰,表面光滑無鱗屑,多無自覺癥狀。
2、好發部位:白斑好發于暴露部位和摩擦部位,如面部、頸部、手背、腕部、前臂、腰骶部等。黏膜部位如口腔、外生殖器也可能受累。白斑可單發或多發,對稱或不對稱分布。
3、毛發變白:約20%-30%患者會出現白斑處毛發變白現象,多見于頭皮、眉毛、睫毛等部位。毛發變白通常提示毛囊黑色素細胞受損,可能預示病情進展。
4、同形反應:部分患者在皮膚外傷后,傷口愈合處會出現新的白斑,這種現象稱為同形反應。常見于病情活動期,提示應避免皮膚創傷和過度摩擦。
5、伴隨癥狀:少數患者可能伴有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惡性貧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癜風本身不會引起疼痛或瘙癢,但可能影響患者心理健康。
白癜風患者應注意防曬,避免暴曬加重色素脫失。日常可多食用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動物肝臟等。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皮膚損傷。心理疏導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尤為重要,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