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膚如何正確用藥
藥劑科主任趙志剛通過本報提醒患者,皮膚病用藥前,首先要清洗患部。對于痂皮,應先消毒并用食用油軟化后拭去,再涂上藥。對膿性分泌物多的患處,應先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涂藥。皮損處若見直徑大于0.5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后,再抹上藥物。有毛發的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后再上藥。
皮膚病用藥的時間和次數也有講究。藥水和洗劑,容易因揮發而降低療效,用藥次數相對要多一些;混懸劑,用前先搖勻,一日可以涂多次。而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就可以了。含凡士林的軟膏、乳膏受溫度影響較大,貯存時要保持適宜的溫度,通常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就可以了。含有機溶劑的皮膚藥水,要特別注意瓶塞的密閉是否嚴緊,否則溶劑揮發后會析出結晶,會影響藥效。
冬季皮膚病用藥選"油的"
干燥的冬季,使人體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很容易干燥、粗糙、脫屑、開裂。慢性濕疹、干裂型手癬、魚鱗病等皮膚病患者,在冬季節癥狀會明顯加重。
對此,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程少為指出,冬季皮膚病用藥最好選擇油性的,如軟膏或"油包水"乳劑。皮膚病藥物的劑型一般分為軟膏、乳劑、酊劑、洗劑、擦劑等。其中,軟膏多以凡士林、動物油等為基質,油性較強,可防水分蒸發。比如,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等患者,可根據病情需要適當使用。但軟膏中的油脂不利于散熱,如果皮膚有糜爛,不建議使用。
"油包水"型乳劑則是用油和水,經乳化而成油性較軟膏稍差,只有輕微的油膩感,適用于亞急性濕疹等。
皮膚病部位不同用藥不同
不少皮膚病患者時,為省事或省錢,往往自行到藥店選購外用藥,殊不知,皮膚病的部位不同,用藥也是有區別的,下面就此作一簡單介紹。
病位在頭皮可選購硫黃乳膏、希爾生洗液、采樂洗液,用來洗頭,每三天洗一次即可。因為頭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來一種新型的真菌感染糠孢子菌,此類藥物有去脂、拮抗真菌的作用。
病位在面部可選用3%硼酸溶液濕敷,方法為用浸滿該溶液的4~6層紗布覆蓋在面部,持續時間約為一小時,然后薄薄涂上一層艾洛松軟膏,每天一次即可,同時須停用所有護膚品。此類外用藥有收斂、保護皮膚作用,還有抗過敏、消退紅疹作用,對面部皮膚無不良刺激,不會發生面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質激素類副作用。
病位在頸部后側、背部、四肢兩側、手背和足背可選用皮炎平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此類藥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作用,對皮膚刺激性比較強,但是由于上述部位表皮角質層比較厚,能耐受此類藥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
慎防臉部皮膚藥使你越涂越丑
病位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藥物對皮膚有安撫、保護、涼爽止癢作用,對皮膚也無刺激性。這些部位表皮角質層比較薄,不能選用以酒精為溶劑的藥水。
病位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復方咪康唑霜、復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復方康鈉樂霜。上述部位皮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時,往往同時會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癬菌、毛癬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類藥物有抗過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適合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