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周圍膿腫表現為右下腹疼痛、發熱、局部壓痛性包塊等癥狀,可能由闌尾穿孔、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通過抗生素治療或手術引流干預。
1、右下腹痛:
闌尾周圍膿腫典型癥狀為持續性右下腹疼痛,初期類似闌尾炎鈍痛,隨膿腫形成疼痛加劇并局限在麥氏點附近。觸診可發現肌緊張和反跳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部或會陰部。
2、發熱畏寒:
患者體溫常升至38-39℃,伴隨寒戰、出汗等全身感染癥狀。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顯著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異常。
3、局部包塊:
約50%病例可在右下腹觸及邊界不清的壓痛性包塊,質地較硬且活動度差。超聲或CT檢查可見不規則液性暗區,周圍伴有腸管粘連和脂肪密度增高。
4、消化系統癥狀:
多數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約30%伴有腹瀉或便秘。膿腫壓迫盲腸可能導致腸梗阻,表現為腹脹、停止排氣排便。
5、全身性反應:
嚴重者出現心動過速、低血壓等膿毒癥表現。膿腫若破潰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表現為全腹壓痛、板狀腹,需緊急手術處理。
日常需保持清淡飲食如米粥、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術后患者需定期復查超聲觀察膿腫吸收情況。出現持續高熱或腹痛加重應立即就醫,抗生素治療推薦頭孢曲松、甲硝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聯合用藥,手術方式包括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或腹腔鏡膿腫清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