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袋可通過齦上潔治、齦下刮治、藥物治療、牙周手術、激光治療等方式治療。牙周袋通常由菌斑堆積、牙結石刺激、咬合創傷、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
1、齦上潔治:清除牙齦邊緣以上的菌斑和牙結石,采用超聲波潔牙機或手工器械操作。定期潔治能減少牙齦炎癥,防止牙周袋進一步加深。建議每6-12個月進行一次專業潔治,日常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面。
2、齦下刮治:針對牙周袋內根面的菌斑和牙石,使用Gracey刮治器進行根面平整。該操作需局部麻醉,可消除袋內感染源,促進牙周組織再生。術后可能出現短暫牙齒敏感,需避免進食過冷過熱食物。
3、藥物治療:局部應用米諾環素凝膠、氯己定含漱液、多西環素緩釋劑等控制感染。藥物可輔助抑制牙周致病菌,減輕牙齦紅腫出血。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應用導致口腔菌群失調。
4、牙周手術:包括翻瓣術、引導組織再生術等直視下清除深部病變組織。適用于5mm以上深牙周袋,能徹底清創并修正骨缺損。術前需進行全身健康狀況評估,術后需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
5、激光治療:采用Er:YAG激光或二極管激光精準汽化病變組織。激光具有殺菌止血作用,可促進膠原纖維重組,創傷小于傳統手術。治療過程需嚴格防護眼睛,術后24小時內避免刷牙漱口。
牙周袋治療期間需保持低糖飲食,增加維生素C攝入,避免咀嚼堅硬食物影響創口愈合。推薦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縫刷清潔,配合沖牙器清除食物殘渣。戒煙限酒有助于改善牙齦微循環,規律復診監測牙周狀況。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輔助控制牙周炎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