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下垂祖國醫學稱“陰挺”,指婦人陰道內有物下墜,或墜出陰道口內,又稱“陰脫”、“陰菌”或“陰痔”,發于產后的又稱“產腸不收”。關于本病的病因,認為與氣虛有關,故其治療一般根據“陷者舉之”之則以補氣升提為主,同時配合針灸及外治法其效更速,臨床一般多主張用補中益氣湯加。
1、中藥熏洗
由于子宮脫垂常常會引起陰道發炎和紅腫,故可以使用一些中藥熏洗的辦法來緩解疼痛。一般是用烏梅、蛇床子、五味子、石榴皮、升麻這幾味藥材煎成湯汁,倒入盆中,先是趁藥汁滾燙,用蒸汽熏蒸陰部,注意小心操作,防止燙傷。在等藥汁稍微涼下來的時候就可以用藥汁對陰部進行清洗,這樣藥物的功效才會得到充分發揮。熏洗的時間是每天早晚兩次,五天為一個療程,連續熏洗3個療程,效果更好。
2、中藥方劑
子宮脫垂,中醫學稱之為“陰挺”,因其癥多發生在產后,故又稱“產腸不收”或“子腸不收”。多由素體虛弱、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及腎氣虧損,帶脈失約,沖任不固;或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傷及胞絡,而致胞宮失于維系所致,故本病多為虛證。中醫推薦采用,枳殼、茺蔚子各15克,煎煮濃縮成100毫升的湯藥,加糖適量,每日服100毫升,1個月為1個療程。此方能夠有效緩解子宮下垂引起的墜痛和不適,長期堅持服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