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上呼吸道的一種彌溫性炎癥。祖國醫學稱“虛火喉痹”。典型癥狀是咽部有異物感,發癢,灼熱,干燥,輕微疼痛,分泌物黏稠,常附著于咽后壁,因分泌物刺激而咳嗽,惡心干嘔,晨起較輕,午后、入夜較重,口咽干燥、唇紅,干咳無痰,午后顴紅、精神疲乏,手足心熱。腎虛者腰膝酸軟、虛煩失眠,頭暈眼花,耳鳴口干。慢性咽炎病程綿長,宜滋陰降火,清利咽喉以治本,解毒消炎,生津潤燥以治標,防治并重,去除病因,使邪去病愈。
兩中藥方如下:
1:黨參15克,茯苓、白術、法夏、陳皮各10克,炙甘草3克。服法:水煎,日1劑,服兩次,20天為1療程
2:處方青黛、石菖蒲、炮山甲、紅花、昆布、僵蠶、威靈仙、細辛各10克,食醋1000毫升。用法:藥放醋中浸泡30分鐘后,煎沸20分鐘,去渣取液,每飲少許放口中含漱,日6次。療效:用藥1-2療程,有效率達96.4%
1.戒煙酒。煙酒既可刺激咽喉又可使機體功能受損,應堅決戒除。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2.保持居室內空氣濕潤清潔,室內不吸煙,不把有刺激氣味的物品放在室內。用暖氣取暖時應注意室內不要太干燥,可使用加濕器,或者在睡前放在暖氣上塊濕毛巾,以保持空氣濕潤。
3.避免用嗓過度或大聲喊叫,注意休息,減少操勞,適當鍛煉身體。有全身性疾病者應積極治療。若鼻咽部、口腔有疾病存在更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