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闌尾炎通常無法自愈,需通過規范治療控制病情發展。該病由闌尾反復炎癥或梗阻引起,癥狀可能暫時緩解,但病灶持續存在易導致急性發作。
1、慢性闌尾炎的病理特點:
慢性闌尾炎多由急性闌尾炎遷延不愈或反復感染導致,闌尾壁纖維組織增生形成慢性炎癥。典型表現為右下腹間歇性隱痛,進食油膩食物后可能加重,伴隨消化不良或低熱。部分患者可能長期無癥狀,但闌尾腔內仍存在糞石梗阻或狹窄,隨時可能誘發急性感染。
2、臨床治療與日常管理:
確診后建議擇期行闌尾切除術,目前多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且能徹底消除病灶。若暫未手術,需避免暴飲暴食和劇烈運動,減少腸道刺激。發作期可遵醫囑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熱敷緩解疼痛。日常需保持排便通暢,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紅薯,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
慢性闌尾炎患者應定期復查腹部超聲,觀察闌尾周圍是否出現粘連或膿腫。急性發作時若出現持續絞痛、高熱或嘔吐,需立即就醫防止穿孔。術后恢復期需逐步過渡飲食,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普食,兩周內避免提重物。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腸道蠕動,但需避免卷腹類動作。心理上需認識該病可治愈性,避免因焦慮加重軀體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