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內障可以治愈,但治愈效果與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時機及術后護理密切相關。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能顯著改善視力預后。
1、先天性白內障的治療:
先天性白內障需在出生后6周內評估手術必要性。晶狀體混濁程度輕且未遮擋視軸時,可優先選擇光學矯正如配戴特殊角膜接觸鏡;混濁嚴重者需行白內障吸除術,2歲前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可降低弱視風險。術后需長期進行遮蓋療法和視覺訓練,80%患兒經系統干預后視力可達0.5以上。
2、外傷性白內障的干預:
角膜穿通傷繼發的白內障需先處理開放性傷口,感染控制后2-4周實施超聲乳化手術。合并虹膜粘連者需同步進行瞳孔成形術。術后3個月是視力恢復關鍵期,需配合睫狀肌麻痹劑和糖皮質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癥,約70%患兒最終矯正視力優于0.3。
3、代謝性白內障的管理:
半乳糖血癥等代謝疾病導致的白內障,需在控制原發病基礎上手術。血半乳糖水平需穩定在3.3mmol/L以下方可手術,術后需終身限制乳制品攝入。這類患兒術后易發生后發性白內障,約40%需二次激光切開術。
術后護理需每日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潔眼瞼,避免揉眼和劇烈運動。飲食應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魚類攝入,補充維生素A、葉黃素等營養素。建議每季度復查眼軸和屈光度,學齡期兒童需監測雙眼視功能發育。戶外活動時佩戴防紫外線眼鏡,持續視覺訓練應至少維持至12歲。家長需定期用圖形卡片評估患兒視力變化,發現視物歪頭或瞇眼等異常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