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翹解毒片效果好嗎
日常生活中,牛黃解毒片是家庭常備的“去火藥”,遇到牙齦炎、牙周炎、齲齒、各種咽部感染,甚至各種原因引起的便秘、結膜炎、唇炎,以及各種皰疹病毒感染等問題,很多人都會選擇來上幾片,感覺對癥下藥,效果極佳,甚至會長期服用。
“上火”是我們常遇到的小毛病,不少人都喜歡吃中成藥調理,比如只要一牙疼就買牛黃解毒片吃,一些女性更是利用它來通便減肥。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黃解毒片、牛黃上清丸等清熱解毒產品都屬苦寒藥,中醫辨證適用于實火上攻的癥狀。如果患者是由虛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這些藥物就會導致身體更加虧虛,癥狀更明顯。還有的患者為了迅速瀉火解毒,會自行加大藥量,而牛黃解毒片中含有雄黃,大量服用可影響到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等,會出現胸悶、心悸等不良反應。此外,服用此類藥后往往會“瀉”,耗損胃氣,導致脾胃虛弱。一上火就亂用降火藥,是最大的禁忌!服用降火類的中成藥一定要分清“火”的癥狀起因,對癥下藥。找正規醫院中醫辯證號脈確定。
現在正值秋季,早晚已開始出現涼意,一些人出現咽干、喉嚨痛、頭發干等癥狀,這些都是秋燥來臨的表現。此時若選擇服用牛黃解毒片,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甚至便血等癥狀。秋季去火應堅持“祛濕潤燥”的原則,食療方面,雪耳、沙參、玉竹、百合、石斛等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其實,除了牛黃解毒片,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幾類中成藥,也恰恰是濫用、錯用最為嚴重的。
補益類中成藥
補益類中成藥有阿膠、六味地黃丸等。大家在補之前要先清楚是否真的需要補,體質較強者就不宜補。只有清楚自己的體質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補益藥。比如,阿膠雖然是婦科的上等良藥,具有補血的功效,但也并非適用于所有人。阿膠性滋膩,脾胃虛弱的女性服用后會出現食欲不振、胃部飽脹等癥狀。不少人將六味地黃丸視為“補腎秘方”長期食用,卻感覺越補越虛,不僅原有的癥狀加重了,甚至還補出了胃腸不適的毛病。六味地黃丸有非常明確的適應證,不能亂吃,更不可像維生素一樣每日服用。
感冒類中成藥
感冒類中成藥有板藍根、感冒清熱沖劑等。中醫一般把感冒分為風熱、風寒兩種,而常用的感冒藥也分為寒性、熱性。用反了,不但對治療沒幫助,還會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熱沖劑是治療風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熱的功能,但如果因風熱感冒而服用,就會加重病情。
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維C銀翹片、感冒清熱沖劑、板藍根等藥物混著吃,認為吃得越多見效越快,但實際上這些中成藥通常都有至少兩種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復,增加了藥物過量的風險。例如,板藍根藥性苦寒,虛寒體質的患者多喝容易傷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癥狀。
中成藥由多種中藥提煉或煎煮有效物質而成,數種中藥中的成分混雜在一起,最后直接以化學物質形式作用于人體,一旦因濫用、錯用出現不良反應,很難查出到底是哪種物質引發的。所以,常用的中成藥如果被亂用,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要引起重視。
提示:中成藥常見不良反應
中成藥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惡心嘔吐、氣短、胸悶、全身性麻疹及面部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特別是一些中成藥,服用時間過長,服用劑量過大,副作用就更明顯。如云南白藥、牛黃解毒丸、羚翹解毒丸、六神丸等,易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皮膚瘙癢、固定性紅斑等,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內臟損害。又如含有朱砂的中成藥活絡丸、冰硼散、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冠心蘇合丸等,長期服用可出現慢性汞中毒癥狀: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蛋白尿、甲狀腺腫大等,嚴重者可出現心、肝、腎及腦中毒。中成藥引起的過敏反應一般較輕微,個別人亦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的過敏反應。
4種常見上火癥狀
1
心火過旺:舌尖疼痛,睡眠不實
熬夜、加班、過勞致使腎陰耗傷,是心火的根源之一。我們經常會說“心里有火”,指的就是心火。心臟在中醫五行中屬火,掌管血脈運行。更年期女性或老年人易情緒波動,失眠多夢,心情煩躁,導致出現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癥狀;兒童表現為多動、不安等,這些都屬于虛火。不要熬夜,哪怕睡不著,也盡量在晚上十點半左右上床。
2
胃火過旺:牙齦腫痛,口腔異味
除了牙齦腫痛外,一些人還有口干便干、口臭嚴重等癥狀,可能是胃實火所致,可嘗試多吃涼拌的海帶或紫菜等食物。如果胃里總像沒吃飽一樣,有點隱隱的疼痛,可能是胃虛火,可以吃木瓜或銀耳等食物。寒性的食物比如香蕉、獼猴桃也可去胃火。
3
肺火過旺:嗓子癢痛,痰質黃稠
情緒不穩定、兩眼干澀、咳無痰、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都是肺火的表現,也屬于虛火。想要滅肺火,可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木瓜、梨、蘿卜等。此外,要適當運動鍛煉。食療上,還可以百合煮粥,早晨服用。吃一些銀耳、山藥也是很好的。白菜、百合、山藥一起炒著吃,白色食物入肺。
4
肝火過旺:眼紅干澀,血壓不穩
肝開竅于目。春季與肝相應,肝火旺盛時,眼睛腫痛發澀,血壓也容易出現波動,如果同時有煩躁易怒、口苦便干等癥狀,多屬實火,可喝決明子茶、野菊花茶進行調理;如果同時有腳心發熱癥狀,多屬虛火,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