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老繭可通過溫水浸泡、物理打磨、保濕護理、減少摩擦、醫療處理等方式去除。手上老繭通常由長期摩擦、機械刺激、皮膚干燥、職業需求、局部壓力過大等原因引起。
將雙手浸泡在40℃左右的溫水中10-15分鐘,可軟化角質層。水中可加入白醋或檸檬汁,酸性成分有助于分解角質蛋白。浸泡后用毛巾輕拭表面浮皮,避免用力撕扯導致皮膚損傷。該方法適合厚度較淺的老繭,每周重復2-3次。
使用浮石或磨砂板順著皮膚紋理單向打磨,力度需均勻適度。打磨前涂抹橄欖油增加潤滑度,避免過度摩擦引發紅腫。電動磨腳器更適合大面積繭皮處理,操作時避開關節薄弱部位。處理后立即涂抹含尿素的護手霜。
選擇含20%尿素、5%水楊酸的乳膏厚涂繭皮區域,用保鮮膜包裹加強滲透。維生素E膠囊刺破后直接涂抹可增強皮膚彈性。夜間使用硅膠指套保持濕潤環境,持續兩周可見角質層自然脫落。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快速干燥型手霜。
勞動時佩戴專業防磨手套,健身者使用鎂粉降低器械摩擦。調整工具握柄直徑至適合手掌大小,鍵盤工作者可加裝硅膠腕墊。定期更換不合腳的鞋子,足部繭嚴重者選擇記憶棉鞋墊分散壓力。改掉反復揉搓手掌的習慣性動作。
頑固性繭塊需由醫生使用無菌手術刀分層削除,深度感染時配合莫匹羅星軟膏抗炎。激光汽化術能精準去除異常增生的角質,冷凍療法適用于伴有皸裂的繭皮。糖尿病患者出現繭下出血需立即就醫,禁止自行處理。
日常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攝入,促進皮膚修復。進行手部伸展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每周2次蜂蜜手膜養護。選擇無皂基的弱酸性洗手液,冬季外出佩戴保暖手套。若繭體伴隨劇烈疼痛或化膿,需及時至皮膚科進行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