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型天皰瘡的危害包括皮膚屏障破壞、繼發感染風險、全身代謝紊亂、心理社交障礙及潛在并發癥。該疾病可能由遺傳易感性、自身免疫異常等因素誘發,通常表現為皮膚大面積剝脫、疼痛性糜爛等癥狀。
落葉型天皰瘡導致表皮松解,形成廣泛水皰和糜爛面,角質層大面積剝脫使皮膚喪失屏障功能。患者易受外界刺激引發灼痛,創面滲出液可能引發衣物粘連,增加護理難度。
開放性創面為細菌和真菌提供入侵通道,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最常見。嚴重感染可引發敗血癥,需定期進行創面細菌培養監測,必要時使用頭孢類或萬古霉素等抗生素。
體表大量滲出導致蛋白質和電解質丟失,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和低鈉血癥。長期營養消耗可能引發惡病質,需通過高蛋白飲食配合腸外營養支持維持代謝平衡。
可見性皮損和特殊體味易導致社交回避,57%患者出現焦慮或抑郁癥狀。疾病反復發作特性可能引發創傷后應激障礙,需聯合心理疏導與認知行為干預。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誘發骨質疏松和糖尿病,大劑量激素治療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疾病活動期可能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需定期監測骨密度和空腹血糖。
患者需保持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優先選擇魚肉、雞蛋和乳清蛋白。創面護理建議使用無菌凡士林紗布覆蓋,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摩擦損傷。急性期每日監測體溫和滲出量,恢復期可進行溫水浴促進表皮再生。皮損完全愈合前應避免日光直射,外出時采用物理防曬措施。